查看原文
其他

高建:将对学院的热爱落实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天

编者按

什么是育人,不是金字塔尖、熠熠生辉,是粉笔无言写春秋。什么是敢为,不是翻天覆地、彰显英勇,是心系家国,奉献青春终不悔。


喜迎院庆,学院推出“家园——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”,通过一个个故事,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,拼搏与梦想,希望与未来。


始于经管,成于经管。从1992年踏入清华园的求知之旅,到成为创新、创业和战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,高建始终坚守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育人的承诺。学术之路起步于斯,成长轨迹同频共振,他将自己对学院的无限热爱落实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天,书写了一段跨越三十余载的难忘回忆。


向师善学,活水长流


高建读书期间,正赶上学院十周年院庆,留校工作后,又见证了学院走过的二十年、三十年,现如今,学院四十周年院庆即将到来。“还是感觉挺幸运的。”与学院结缘数十载,诸多难忘画面此刻似乎在高建脑海中徐徐展开。


1992年,高建师从傅家骥教授和姜彦福教授,攻读博士学位;1996年留校任职,教书育人;深耕创新、创业和战略研究领域。30多年来,从孜孜不倦的学子到诲人不倦的教师,高建始终满怀赤子心,在不断的体悟与理解中,探索着教学与科研的创新之路。

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,关于怎样做好高质量的研究、怎样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,老师给予了高建许多启迪,相关指导他至今印象深刻。留校任教后,前辈的谆谆教诲,让他在职业生涯中更加笃定地前行。在高建看来,学院有个非常好的传统——老教师上课时,大家会去观摩学习。老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言传身教,让他在教学中想得更多:如何更好地准备一门课程?如何更好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?


从事学院管理工作期间,更加体会如何有效地承担和履行职责使命。“当时的钱颖一院长有着非常强的前瞻性、预见性,在事情的设计上,往往还有很强的创造性。”后来任职学院党委书记,前辈老师们的经验和做法,给予高建许多有益借鉴。


授课中的高建


深研教育,改革创新


因为曾负责学院的部分管理工作,高建对于一些教学项目的改革和创新记忆犹新。2008年,学院推动MBA改革,高建参与了当时培养方案的设计;2013年建立的清华x-lab,高建也是参与者之一。


在高建看来,清华经管学院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,更是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。因此,他始终关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,努力将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,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。


在MBA培养方案的改革中,高建积极组织落实清华新版MBA中软技能、整合实践模块的新设计和新课程,使最终方案有效落实。“这些教育教学改革,对学院教学项目与创新型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,同时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,符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。”


三十年来,高建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教育者、管理者、创新者的使命,不忘初心,在学院的建设道路上默默耕耘,扎实奉献。


高建参加x-lab活动


与时俱进 面向未来


创造知识、培育领袖,贡献中国、影响世界,作为学院的使命,体现了经管学院矢志不渝的目标。高建认为,作为大学的学院,本身就承担着不断去探索真理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使命,同时还需要研究成果有效地服务社会、服务国家。


于高建而言,追求一流是教师的责任。教师应当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,引导他们成为未来的各行各业的领导者。在学校学习期间,至少能够为这些未来的领导者们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。


高建谈到,教师从事科学研究、进行人才培养,旨在贡献中国、影响世界。首先,应当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、社会发展——无论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,还是为一直强调的高质量发展、推动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,都应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。同时,在全球化过程中,也希望研究成果和学院培养的人才能够服务于全球的发展和进步,为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。


高建在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(G20)创业圆桌对话中致辞


学院在过去四十年的发展中,不断前进,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。“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,我觉得我们有能力、也有条件做得更好。”面对未来,高建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: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状态,在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方面,以及全球化的影响力方面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此外,管理教育、经济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,既要解决当前的问题,也要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。学院要保持创新发展,不管是在研究课题上,还是在教学项目上,都要与时俱进,能够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,培养出未来时代所需要的人才。


学院迎来四十岁生日,高建也送上了自己祝福:“希望学院能够迈向新台阶、奔赴新起点、创造新未来。”



编辑:符怡

统筹、审核:郑黎光

责编:卫敏丽




往期回顾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